1948年版《贵州通志》(纂修者称《新修贵州通志》)●卷首(叙;凡例;历代疆域图)【P1】【P1】序(杨恩元)【P3】序(吴鼎昌)【P4】序(杨森)【P5】序(谷正伦)【P6】序(谭克敏)【P7】序(李寰)【P8】序(袁世斌)【P9】目录【P10】新修贵州通志叙例【P12】新修贵州通志衔名【P16】历代建置沿革图●舆地志(山脉;水道)【P36】【P36】舆地志(一、二)【P37】建置沿革考一【P52】建置沿革考二(汉代)【P99】舆地志(三、四...
●游名山路线图游天台山日记(浙江台州府)游雁宕山日记(浙江温州府)游白岳山日记(徽州府休宁县)游黄山日记(徽州府)游武彝山日记(福建建宁府崇安县)游庐山日记(江西九江府,山之阴为九江府、山之阳为南康府)游黄山日记(后)游九鲤湖日记(福建兴化府仙游县)游嵩山日记(河南河南府登封县)游太华山日记(陕西西安府华阴县)游太和山日记(湖广襄阳府均州) ●闽游路线图闽游日记(前)闽游日记(后)游天台山日记(后)...
1997年版《桐梓县志》是解放后编纂的第一部县志,上限沿用部分旧志(1930年版《桐梓县志》)资料。因旧志记载时间断限为1930年,1931年以来桐梓县的历史档案资料普通人很难见到。1949年原民国县长陈茂柏损毁了很多原始档案。县史志档案局保存有1931年以来特别是1949年以来的历史档案资料,1997年版《桐梓县志》纠正了旧志中的部分错误,同时对旧志所述内容进行了归纳提炼总结,也原文选录了部分旧志内容。1997年版《桐梓县志》中最...
2015年版《桐梓县志》(1993-2006),是解放后编纂的第二部桐梓县志,上接1997年版《桐梓县志》(时间断限为1992年)。2015年版《桐梓县志》时间断限为1993-2006年,是一部阶段性的志书,其中收录有部分高价值的资料,因特殊原因,此书必成绝版。编纂志书有“四难”(组织人员难、资料收集难、经费投入难、质量保障难),能够出版一部志书,无论质量好坏,均非易事。1997年版和2015年版《桐梓县志》在贵州方志云上有电子版可注册后免...
1930年版《桐梓县志》是目前桐梓县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县志,由桐梓籍人士、先后任贵州省主席的周西成、毛光翔、王家烈创修、鉴定、审查,1935年红军长征途中毛泽东同志曾阅读带走此部县志。目前所知该志所存唯一原版在国家图书馆,由民国收藏名家(时任农民银行处长)吴稼农捐赠,解放后辗转留存。台岛有原版影印本。1987年,桐梓县组织进行点校出版,是通行使用的一个版本,因印刷数量极少,目前纸本已极为稀缺,2018年县史志档案...
北登荣德,南望娄山;横栏地轴,高接天颜;朝云罨白,夕照涂殷。明月出其里,长风生其间。氿泉喷溥,瀑布淙潺;郁郁葱葱,斑班烂烂;千汇万状,玉玦金环。内蕴土而愈厚,外带石而非顽。吴生执笔而愁画,谢客著屐而慵攀。四时异景,一夫当关。无怪乎控制三巴,即可以镇抚百蛮。溯夫五尺通道,夜郎设县。先罗荣之安边,后杨端之募练;据地二千里而遥,阅世八百年而羡。迨万历之中,平播州之患。左络鸡笼,右遮石炭;万峰插天,中通一...
目前所见最早的中国文字,是甲骨文。甲骨文是商朝和周初的契刻文字。专家学者发现的4000多个甲骨文字中,能够准确识别的文字有1000多个,不能识别的文字很多是地名、人名。在已识别的1000多个文字中,涉及树木的只有“柳”“柏”“栕”“林”“析”等几个字,没有“桐”“梓”二字(可参看徐中舒主编的《甲骨文字典》,四川辞书出版社,2014年1月第3版)。根据《尚书》《诗经》《孟子》等先秦典籍记载,“桐”字可能在商代以前已用以命名,可能在商...
◆距今约20万年,旧石器晚期,今桐梓县岩灰洞有古人类“桐梓人”活动。 ◆距今约3-1.8万年,旧石器晚期,有人类活动于今桐梓马鞍山北洞、南洞和汇川区风帽山。 ◆距今约1万年,新石器时期,有人类活动于今务川仡佬族苗族自治县丰乐镇新田村境。 ◆公元前16世纪-前11世纪(商代),濮人炼丹砂,并以朱砂为贡品。濮人为仡佬族先民。仡佬族聚居的今务川,由古及今皆为朱砂重要产地。 ◆公元前770-前476年(春秋时期),今遵义地域分属鄨国、...
资料来源:段渝《四川简史》四川古称巴蜀,简称蜀。距今204万年,巫山县大庄龙坪村龙骨坡1986年发现“巫山人”(早更新世早期)上内侧门齿和下颌骨化石和石制工具和骨器。更新世晚期,有资阳黄鳝溪1951年发现的“资阳人”头骨化石(已具有新人[晚期智人]的特征)和骨椎。更新世晚期,有筠连县镇舟镇拱猪洞1980年发现的筠连人臼齿化石(智人发展阶段)。旧石器时代文化遗存,有重庆铜梁县城西张二塘遗址、资阳鲤鱼桥遗址、汉源县富林遗...